迈向净零丨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行动手册
在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下,符合1.5°C温控目标的净零路径已成为企业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蓝图,而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成为塑造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步骤。
在SBTi系列文章上篇中,商道介绍了SBTi的基本背景和净零标准的构成。(相关阅读:迈向净零丨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行动手册(上))
本篇文章商道将结合项目实操经验,详尽解析加入SBTi的核心申报流程与目标制定准则,并根据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针对性地提供参考建议,赋能企业在低碳转型道路上稳步前行。
01
企业加入SBTi流程一览
企业加入SBTi的标准流程可分承诺、制定、提交、沟通和披露5个步骤。中小型企业(SME)可遵循简化的流程(不包含金融和油气行业,详情可参考SBTi官网要求)。标准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图1 加入SBTi主要步骤(来源:SBTi官网)
■ 步骤一:承诺
在线完善公司信息,选定目标并提交承诺函(Commitment Letter),承诺在未来24个月内制定并提交科学碳目标。中小企业(SME)无需签署标准承诺书,应使用中小企业专用表格。
■ 步骤二:制定
根据SBTi的一系列标准及指南,制定企业的碳减排目标。
■ 步骤三:提交
在提交承诺后的24个月内,完成目标提交表(Submission Form)并提交给SBTi官方验证。SBTi将通知企业约定的审验日期,并在审验启动后30个工作日内与企业完成目标细节沟通,并最终传达其决定。如果目标未获批准,公司应审查反馈并尽快重新提交目标。
■ 步骤四:沟通
评估通过后SBTi在其官网及合作伙伴网站公布该企业碳目标已获批准并指导企业宣传。公司目标必须在批准后的六个月内公布,否则将需要重新验证,以确保符合最新的科学标准。
■ 步骤五:披露
每年公布GHG清单和目标进展情况,建议通过标准化、可比较的数据平台进行披露,如CDP的气候问卷、ESG报告和公司官方网站。
企业在制定科学碳目标前,应参考SBTi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明确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例如SBTi原则上要求企业以母公司或集团为单位进行目标提交。企业可参考以下简化流程进行初步判断:

图2 企业加入SBTi的判断流程
02
如何制定符合SBTi要求的目标?
企业在提交承诺函后,需根据SBTi的标准及一系列指南,根据企业性质和目标雄心程度选取合适的目标方法论。SBTi要求企业必须在签署承诺函后的24个月内完成目标的制定和提交。2023年8月,SBTi给全球121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打上了“Commitment removed(承诺已移除)”的标签。值得关注的是,SBTi曾经的核心赞助商亚马逊也赫然在列,原因即为24个月期限和额外宽限期结束后,亚马逊仍未能制定符合SBTi要求的减碳目标。一旦被SBTi标上“承诺已移除”,企业气候目标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因为一家连5-10年近期目标都无法制定的企业,很难让利益相关方信服其具备在2050年实现净零目标的能力。(相关阅读:SBTi首次公开除名121家企业气候承诺,推动企业行动力和透明度的提升 | 热点观察)
商道建议企业按照如下步骤开展科学碳目标的制定:
建议一:确定基准年和排放清单
企业需要确定一个基准年,以便在目标期内持续、切实地跟踪了解排放绩效。自然年或财年均可用于制定基准年。
基准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SBTi目标设定的基础,在2024年提交验证的目标,排放清单数据必须是2022年及以后。企业需参照GHG Protocol《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范围2指南》《企业价值链(范围3)核算与报告标准》编制一份完整的排放清单,排放清单和目标边界都应涵盖全部7种温室气体或《联合国气候公约》(UNFCCC)/《京都议定书》所列的各类温室气体。
建议二:设定目标
目标设定的核心要素包含目标边界、目标年和目标设定方法。
SBTi对于近期和长期目标的范围1、2和范围3有详细的目标边界规定。近期科学碳目标必须至少涵盖整个企业的范围1、2排放的95%。对于范围3占排放总量比例大于40%的企业来说,目标还必须至少覆盖范围3排放的67%。长期科学碳目标必须至少覆盖整个企业的范围1、2排放的95%以及范围3排放的90%。
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必须设定目标年。其中近期目标的目标年距离向SBTi提交之日起5到10年,长期目标的目标年为2050年或比此更早的年份(电力行业企业的目标年为2040年),其气候雄心程度与目标年无关。
SBTi针对不同范围温室气体的近期/长期目标主要有以下目标设定方法。发电行业和林业、土地利用和农业(FLAG)行业的企业必须采用特定行业路径设定科学碳目标。跨行业路径对所有其他企业均适用,并被SBTi推荐用于企业设定绝对量减排目标。
SBTi目标设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
跨行业绝对减排法:本方法是为了使企业的绝对减排量达到减缓路径的要求。对于近期科学碳目标来说,最小减排量按线性减排率来计算(例如,每年4.2%),对于长期科学碳目标来说,最小减排量按总量来计算(例如,总共90%)。它也称为“绝对收缩法”。
-
特定行业强度趋同法:本方法是为了使行业内所有企业在2050年(电力行业为2040年)趋同至一个共同的排放强度。近期目标采用SDA公式,该公式根据企业的起始点、目标年和预计产量增长来调整企业的目标。就长期目标而言,目标年的排放强度正好等于该行业2050年(电力行业为2040年)的排放强度。
目前,SBTi针对铝、水泥、航空、建筑等14个行业将逐步发布和完善目标设定指导,其余行业则需依照统一标准设定目标。
-
可再生电力目标(仅限范围2):本方法下企业应根据RE100最佳实践建议,设定目标以积极采购可再生电力,到2025年至少达到80%,到2030年达到100%。
-
范围3物理强度降低法:企业自行定义排放强度指标并设定目标以保证排放强度降低的程度符合限制升温至少远低于2˚C(近期目标)以及限制升温1.5˚C(长期目标)的要求。
-
范围3经济强度降低法:企业降低经济排放强度(例如,每单位增加值的吨二氧化碳量)的程度符合限制升温至少远低于2˚C(近期目标)以及限制升温 1.5˚C(长期目标)的要求。
-
参与目标(仅限近期范围3):使用这种方法,企业为代表一定排放比例的供应商或客户设定一个目标,以推动这些供应商和客户设定自己的科学碳目标。


03
中国企业加入SBTi的挑战
■ 挑战1:SBTi标准持续更新,整体呈现愈发严格的趋势
此前在2022年7月生效的V5.0更新中,短期目标的最低温升情景从远低于2°C收紧到1.5°C,企业可设定的目标年限从15年缩短为10年。此外,针对基准年晚于2020年的企业,无论基准年的设定年份,在1.5℃情景下2030年减排量比例均固定为42%,远低于2℃情景减排比例固定为25%,因此实际年均线性下降率(LAR)比跨行业绝对减排法规定的下限值4.2%和2.5%更严格。如果把减排比作长跑,当前企业面临的情况则是:起跑更晚,终点不变。
SBTi对排放清单的数据质量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对于范围3中涉及交通运输排放的类别,均需要按油井到车轮(Well To Wheel)的方法进行核算,和《温室气体核算指南》中要求的直接使用阶段(Tank To Wheel)相比,SBTi对燃料的开采、制造等上游排放也提出要求,十分考验企业对核算方法、因子来源、审验标准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商道建议:未雨绸缪,系统性开展碳管理规划。企业应依照相关标准开展正规且严格的碳盘查,摸清准确的碳家底。在公司内部相关部门或外部专业咨询支持下,根据企业碳排放现状,对标外部相关方诉求制定目标并完善碳管理能力建设,基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明确减排路径。
■ 挑战2:减排要求一视同仁,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压力
SBTi对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企业并未进行区分,都要求基于同等严格的标准制定减碳目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当前,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仍处于业务规模扩张期,此类成长型企业需要解决生产规模的增长与SBTi要求绝对排放总量降低之间的矛盾。此外,相较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设备能效水平较低、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难以有效实现绝对排放量下降。
针对SBTi是否会参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SBTi曾回复媒体采访:“所有公司都要遵守同样的标准。我们的标准目前不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将来可能会仔细审视这一点。”
商道建议:绿色运营,推行自主减排和能源转型。企业应积极推进工艺优化、高效设备替换,并通过自建光伏、购买绿证和绿电等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多管齐下降低自身运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挑战3:范围3排放占比大,价值链减排任重道远
范围3排放量普遍占据企业排放总量的80%以上,SBTi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制定覆盖率不低于67%的范围3减排目标,涵盖供应商、客户、资产租赁方、被投企业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因此,企业的价值链减排面临涉及的相关方组成复杂、绝对减排量大等诸多挑战。中国企业普遍处于国际供应链的上游,除了部分行业龙头,相当部分的企业存在缺乏足够的财力、影响力和管理能力来协同促进全产业链减碳的挑战。
商道建议:协同减碳,落实可持续设计、采购和投资。范围3减排可重点聚焦在“外购商品与服务”“上游运输和配送”“投资”等排放占比较高的环节,企业可优先选择有减排动作和规划的供应商、被投企业,并通过科学的机制和方法论,向供应商或被投企业提出碳管理目标,长期达到协同减排的目的。针对生产或销售较大能耗产品(如船舶、汽车)的企业,应落实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携手产品使用者减少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04
关于SBTi的常见Q&A
Q1:我们公司规模比较大,全部开展碳盘查和减排规划工作量较大,可否先用一个子公司或生产基地作为试点加入SBTi?
A:SBTi建议公司提交母公司或集团层面的目标。母公司必须根据SBTi标准和建议以及净零标准中的约束性条件,将所有子公司的排放量纳入其目标。在目标提交过程中,SBTi会在多个步骤确认提交主体是否为母公司或集团。
Q2:SBTi审验需要多少费用?什么条件可以豁免费用?
A:SBTi相关服务费用清单如下(2023年12月更新版):

来源:根据SBTI TARGET VALIDATION SERVICE OFFERINGS Version 1.2整理
豁免条件:总部位于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体且年收入低于10亿美元的公司,或是年收入不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小型企业(SME)可享受豁免。公司必须在目标提交表格中提出豁免申请,并附上显示其收入的最新财务报表以供审核。
Q3:提交目标的24个月期限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
A:24个月的承诺期从签署承诺函的当天开始计算。企业制定的目标必须在整24个月后的同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提交验证(例如,承诺函于2023年7月20日签署,则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
Q4:目标通过审验后,还需要每年向SBTi汇报进展吗?后续还收费吗?
A:SBTi建议企业通过年度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网站,以及/或通过CDP的年度问卷调查,报告其全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目标达成进展。(相关阅读:CDP问卷2024更新解析,助力企业从容应对挑战与机遇!)
目标审验通过后,如果不涉及目标更新或增加净零目标,SBTi不额外收取费用。
Q5:如果目标通过验证后想修改目标,还可以更新吗?
A:可以更新,需要重新进行目标审验流程,费用详见Q2。
供稿:文湘玉
编辑:张瑞环
审核:陈雯 徐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