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评级: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建立ESG互信 | 周评

首页    01 商道观点    [3] 郭沛源说ESG    超越评级: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建立ESG互信 | 周评

 

近期,我参加了中上协ESG专业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如何提升ESG评级”主题沙龙,也组织了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夏季峰会,且在峰会上启动了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这些活动主题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本周评论就来“串烧”一下。

 

提升评级:发布ESG报告是关键一步

 

7月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业委员会举办第二期ESG主题沙龙,主题为“上市公司如何提升ESG评级”。详情参见中上协的新闻稿(中上协ESG专业委员会举办“上市公司如何提升ESG评级”主题沙龙

会上由中国移动、兴业银行、标普、中证指数做主题分享。中国移动和兴业银行主要介绍了各自公司是如何开展落实ESG工作、提升ESG绩效进而提升ESG评级的。我和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王鹏程、华夏理财ESG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邓文硕分别做了点评发言。

 

我的发言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升ESG评级;二是如何超越ESG评级。关于第一点,我在会议及培训中都多次谈到。对上市公司来说,提升ESG评级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是提升ESG信息披露,即发布年度的ESG报告。有信息不一定得高分,但没有信息一定不会得高分,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第二是细化披露内容,尤其是关于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内容,这样会增加ESG实践的可信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第三是捋起袖子加油干,做出实实在在的ESG成绩,特别是能够在同业中出类拔萃。

 

对刚刚开始ESG工作的上市公司,或者评级基础较弱的上市公司,发布有质量的ESG报告是关键一步,很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披露质量提升,边际效用递减。

相关阅读:深入解读GRI新版标准 | GRI标准8月线上认证培训招募

 

超越评级:与机构投资者建立ESG互信

 

如何超越评级,是我发言的第二个要点。这些年,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看到高评级的上市公司了。对这些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把目标仅仅锚定在维持ESG评级水平的话,是不太明智的,一是看不到明显进步,二是万一评级下滑就比较尴尬了。

 

那么,对领先的上市公司来说,合理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就要超越评级,回归到评级的价值原点。这个问题,我在《ESG评级是垃圾吗?对马斯克的回应》一文中谈过:

 

为什么要有ESG评级?ESG评级的方法论在ESG这个词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那时候ESG还叫社会责任投资(SRI)或伦理投资(Ethical Investment)。ESG评级之所以存在,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因为投资者不太愿意看长篇大论的ESG报告和不够结构化的原始信息,所以ESG评级机构将公开信息做二次加工之后,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给投资者特别是ESG投资者参考。

 

可见,上市公司要超越评级,就要通过除ESG评级外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方法与投资者就上市公司的ESG绩效做有效沟通,继而与投资者建立ESG互信,进而形成长期投资的关系。

 

打开了这个视角,上市公司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几乎所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套路都可以套用到ESG议题上,比如邀请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定期电话会等等。2020年,我们和上交所联合开展过一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比较研究,做过深入分析。(相关阅读:与长期投资者做朋友: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比较研究 | 周评

 

 

相向而行:促进投资者与公司对话

 

在和上交所的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A+H股的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水平要比A股平均水平略高一些,我们将之归结为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不难看出,A股上市公司将ESG纳入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还可以有很大提升空间。

 

有趣的是,这个结论也同样可以用到机构投资者群体。2022年底,商道融绿和南方基金发布的《资产所有者责任投资调查报告(2022)》显示,在ESG投资策略中,境内外资产所有者在运用“股东参与(Engagement)”策略时差异很大,76%境外资产所有者会用到这一策略,而境内资产所有者只有23%会用到这一策略。这一策略要求机构投资者更频繁地与被投对象沟通,引导其提升ESG管理水平,也被称为投资者的尽责管理(Stewardship)。(相关阅读:八成资产所有者在选择管理人时会考虑ESG ——《资产所有者责任投资调查报告(2022)》发布

 

这很好地反映出,Engagement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行为:如果投资者用得少,那么上市公司就会比较陌生;反之亦然。因此,在A股市场,我们不仅要促进上市公司采取行动,与投资者建立ESG沟通和互信;也要促进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积极互动,引导上市公司重视ESG、践行ESG、提升ESG绩效,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稳健性或韧性(Resilience)

 

因此,我们将2023年China SIF夏季峰会的主题定为“相向而行:促进投资者与公司对话”,普及股东参与、尽责管理的理念。(相关阅读:China SIF|2023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夏季峰会成功举行

 

 

我们还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CCEI由我们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发起,旨在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参与及尽责管理影响力,推动上市公司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China SIF名誉理事长王忠民任理事会主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任理事、专家委员会主任,我任理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CCEI启动当天,有24家机构投资者加入成为创始成员单位,所代表的资产规模超过四十万亿人民币。(相关阅读:24家大型机构投资者作为创始成员单位加入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

 

我们希望,CCEI能成为境内资本市场探索股东参与和尽责管理的“试验田”。

 

 

END

 

供稿:郭沛源
编辑:张瑞环
审核:徐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2023年7月18日 18:30
浏览量:0
收藏